第八章 老大留宿
第八章老大留宿
任文秀听到子道的话,马上把他推了一把。
“那你不说还等啥?看把大哥急成啥啦。”
“我哪里有的是书,还用大哥买吗?我达、我哥,每次回来拿书,先生回去还留了好多,大哥想要啥书尽管拿。”
“我家也有读过的书,如果大哥能用随便拿去。咱弟兄在一起,大事办不了,帮这点小忙还是不在话下。”
文秀听到这话,当时乐得跳了起来。
“好呀,两个兄弟都有书,大哥不用买了。咱们今晚回去,明天就给大哥把书捎来。”
秀芳也很高兴,心里只想为弟兄们做点什么。
“有书互相借着学也行。大家回去走我哪里认认门,往后常来常往就方便了。”
三人还没顾得表示态度,秀芳就前边走了。
文秀觉得走管寺村绕不了多少路,自己便紧随其后,建堂和子道当然以他的马首是瞻了。
管寺村离三原十多里远,路上的行人也不多了。四个小伙腿快脚轻,一个时辰就进了村子。
袁秀芳一直走在前边,把大家领到一所黄土板墙、简陋矮小,麦草盖着屋顶的房子前边。
“这儿就是我家。我们过来得比较迟,一切都不如人,兄弟们可别笑话呀1
他指着一扇用树枝编的街门对大家说。
“不笑,不笑,逃难来的,咋得好哩。有啥困难尽管言传,弟兄之间用不着客气,我们都会帮你的。”
“笑话啥哩。贫寒出才俊,富贵出浪子。大哥的将来,一定比我这个富家公子有出息。”
“你只要跟着我们走正路,不学瞎,有钱才能办正事、办好事。前途也是光芒万丈的,怎么会没出息哩?”
秀芳觉得三个兄弟说的都是真心话,连一点虚假成分也没有。
他想着推开那扇树枝街门,往里走着说着:
“有出息没出息在于志气,不在有钱没钱。有句名言说:‘有志者事竟成’。只要咱们发愤图强,都会有出息的。”
三人跟秀芳刚走进门,他父亲袁成玉听见门响从里屋出来,手里的书本都没顾得放。
当他看见儿子领着三个小伙进门,脸色马上好看了许多,已到口边的训斥话也换成了十分温和的口气。
“啊!秀秀,今天回来还带了三个伙伴。欢迎欢迎,欢迎几位小哥来到寒舍,请屋里坐。”
三个小伙也文质彬彬地向袁父行礼打招呼。
“袁伯父好?小侄这厢有礼了。”
“快进,快进,免礼,免礼,来到寒舍不用客气。”
袁秀芳把大家领进堂屋,用抹布擦了擦木板凳让他们坐。
袁父对着那间响着织布机声的屋子高声说:“秀他娘,不织啦。咱家来客人了,把油灯端上烧点水,准备给客人泡茶。”
机声不响了,袁母端着油灯从机房出来打招呼。
“啊,你几个来了,都坐,都坐。我秀芳在这里没有伙伴,能结识你们真是太好了。”
文秀他们也向袁母行过礼。
“我几个在会上认识,都觉得很投缘。”
“好,来了就好,别那么多礼。你们坐,我给咱烧水泡茶。”
“不要烧水,天都黑了。我们路还远,坐一下就走。”
“伯母不用忙了,今日天色不早,下次再来叨扰吧。”
“是呀,日月常在,我们今天结义成兄弟了,往后必然常来常往。只要伯母不嫌烦,打搅的日子多着哩。”
三人你一句,他一句,都不要袁母烧水,只有秀芳说的与大家截然不同。
“不行,不行,第一次到我家来,连一口水都不喝,叫我有啥脸给大家当大哥哩?
娘,快去烧水,咱家没有好东西招待弟兄,无论如何都得喝杯茶。天黑就不走了,我一个人在东园子住,你们今晚给我作伴,明天从这里上会,要少跑不少路哩。”
文秀想起那位大叔的话,便不再坚持要走。
袁母端着油灯去烧水,袁父想借光看书,和妻子一块去厨房。
“明天的武术很重要,咱得去早点。要是今晚回去,明早要跑三十多里路,可能就把精彩部分耽搁啦。”
文秀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,建堂马上表态。
“我无所谓,今晚给大哥作伴,明天少跑几十里路,有啥不可以的。不过,这里的条件,就看老四适应得了?”
“能行,小伙子啦,坐也坐一晚上,我就是怕我达回来。他要是知道我夜不归宿,非狠狠地处罚不可。”
“哎呀,你是他儿子,能有多狠。人说虎毒不食子哩,他还能把你吃了不成?”
“吃是吃不了。就像今天逛到黑,他明天就不叫出来啦;如果晚上再不回去,那就非吊起打不可。”
“那就更不能回去了。如果你父今天回来,明天就逛不成啦。不如不回去,要罚一次罚。有你母亲在,他能打个啥吗。”
袁秀芳不想让弟兄回去,就极力给子道宽心。
“你们不知道,我达每次打我,就把我妈关在屋里不让出来。她的叫喊声不但不起作用,有时还会火上浇油。”
“不咋,他要是打你就叫伙计给我说,几步路,抬脚就到了。我倒要看看,做父亲的能把儿子打得多狠。”
子道听大哥这么一说,他才彻底放下心来。
“大哥能去就没事啦。我达很注重儿子的面子,在朋友面前,他从来不骂一句,更不用说打啦。”
“那好,就这么定啦。咱们今晚睡在一起,明天直接上会。”
就这样,小哥四人打消顾虑,开心地谝了起来。
袁母烧开了水,取出自己做的山东煎饼拿进堂屋。
袁父帮儿子泡了茶,招呼三人慢慢喝,尝尝他家的煎饼,自己便和妻子回房去了。
秀芳给弟兄们递煎饼,嘴里不停地招呼。
“吃吧,吃吧,大家快吃。这是我们山东人的传统手艺,你们没吃过,就当尝鲜哩。”
任文秀把自己手里的煎饼掰一半递给秀芳。
“咱们两人吃一张。大哥知道,今天吃得太饱,到现在一点不饿,多少尝点就准事啦。”
“是呀,不吃盛情难却,吃吧一点不饿。咱们每人分半张,尝尝鲜就可以了。”
建堂说罢,也把自己手里的掰了一半递给子道。
子道接在手里咬了一口,马上连声夸赞。
“呀,好吃着哩。都吃,都吃,在会上吃得再饱,跑了十来里路,吃半张煎饼没问题。”
文秀吃了口问:“这是什么面做的?比一般馍馍好吃。”
“包谷面,纯纯的包谷面,连一点麦面都没有。”
“不可能吧,包谷面咋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饼子?”
“包谷面没有韧性,气味浓厚,擀面做馍不好吃,摊成饼子就有可能。咱做搅团下边的锅底不是很好吃吗。”
“不错,老三说的很有道理,可能就是锅底的做法。”
“我们把包谷面和成面糊用鏊子烙,就跟搅团下边的锅底差不多。气息被锅烙完了,所以吃不出包谷味道。”
他几个围坐小桌旁,面对豆油灯,喝茶吃煎饼;讲故事,论英雄,海阔天空地说些闲话,直到深夜才过东园子睡觉。
夜很黑,万籁俱寂,人们进入梦乡,连一声狗叫也听不到。
袁秀芳端着灯把三人领进自己住房,朝炕上看了看,皱了下眉头没有出声。
文秀朝炕上一看就打趣:“大哥,你一个人怎么铺了两个被窝,莫非有了嫂子不成?不然就是相好的。”
“哪里,哪里,一定是我娘铺的。她看晚上有客人就烧了炕,再铺一床被子。咱们两人一床,打通脚将就将就。”
子道在炕上摸了摸说:“行,这么热的炕,一床被子就可以。”
王建堂也说:“是呀,住一晚上,小伙子怎么都能过去。伯母太细心了,又烧炕又铺被的,真是一家好人呀1
“不说了,都上炕睡吧。我们山东人好客,有客人就要尽量照顾周到哩。哪怕自己不吃不睡,也要叫客人吃好睡好。”
他们不再说话,脱鞋上炕,熄灯睡觉。一宿好过,又到清早,任文秀尽管起来得早,袁母比他起来得更早,已经烧开了水。
当袁秀芳打来热水,弟兄四人洗了脸,把各自的辫子梳光辫好,准备告辞的时候,袁母已经把早饭做好了。
文秀他们不好硬走,只能一同吃个早饭。尽管是包谷珍子咸萝卜,只有煎饼没馍馍,把每个人都吃得心里热乎乎的。
早饭过后,任文秀急着要走,袁秀芳却在父母屋里迟迟不能出来,急得他走到房门外边正要开口,却听见了里边的说话声。
“爷爷,叫娘多给点吧。我昨天吃了他们的,今天再不出钱,那就太没面子了。”
袁父的声音说:“他娘,你就都拿给他,咱们另想办法。”
文秀听到这话,一把推开房门,一脚跨了进去。
“大哥,把钱还给伯母。咱们出去闲逛,不能给家里加重负担。你家情况不行,所有花费全是我们的。你只跟着吃,想买啥就买,一点钱都不要你出。”
袁母从箱子取出钱袋交给儿子说:“做大哥的,怎么能经常吃兄弟的?你都拿着去,有娘和你爷爷在,咱家怎么都能过去。”
袁秀芳接住钱袋拧身就走,任文秀一把钱袋夺到手里。
“不行,不行,你再要这样,我们就不认你这个大哥啦。”
王建堂和张子道听到大哥的喊声,急忙进屋看到这种情况。
“大哥,咱们不是在城隍像前发过誓吗?啥叫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?你难道忘了不成。你家情况不行,做兄弟的不帮谁帮呀?”
王建堂首先义正词严地说,子道接着也说开了。
“就是吗,弟兄之间吃两顿饭,你何必斤斤计较、耿耿于怀哩。我身上有的是银子,咱弟兄吃到过年也用不完。”
“别说了,你两个和大哥先走。”王建堂和张子道谨遵号令,一边一个,又跟搀犯人似的把袁秀芳推出房门。
任文秀把钱袋往袁母手里塞,袁母一味地躲着不要,便顺手往炕上一扔。
只听‘垮塌’一声脆响,急忙随声望去。当他看到炕上的情况,马上激动得不知说啥才好。
正所谓:
穷人待客心最诚,方方面面见真情。
不知看到什么事,留着下文再说明。
任文秀听到子道的话,马上把他推了一把。
“那你不说还等啥?看把大哥急成啥啦。”
“我哪里有的是书,还用大哥买吗?我达、我哥,每次回来拿书,先生回去还留了好多,大哥想要啥书尽管拿。”
“我家也有读过的书,如果大哥能用随便拿去。咱弟兄在一起,大事办不了,帮这点小忙还是不在话下。”
文秀听到这话,当时乐得跳了起来。
“好呀,两个兄弟都有书,大哥不用买了。咱们今晚回去,明天就给大哥把书捎来。”
秀芳也很高兴,心里只想为弟兄们做点什么。
“有书互相借着学也行。大家回去走我哪里认认门,往后常来常往就方便了。”
三人还没顾得表示态度,秀芳就前边走了。
文秀觉得走管寺村绕不了多少路,自己便紧随其后,建堂和子道当然以他的马首是瞻了。
管寺村离三原十多里远,路上的行人也不多了。四个小伙腿快脚轻,一个时辰就进了村子。
袁秀芳一直走在前边,把大家领到一所黄土板墙、简陋矮小,麦草盖着屋顶的房子前边。
“这儿就是我家。我们过来得比较迟,一切都不如人,兄弟们可别笑话呀1
他指着一扇用树枝编的街门对大家说。
“不笑,不笑,逃难来的,咋得好哩。有啥困难尽管言传,弟兄之间用不着客气,我们都会帮你的。”
“笑话啥哩。贫寒出才俊,富贵出浪子。大哥的将来,一定比我这个富家公子有出息。”
“你只要跟着我们走正路,不学瞎,有钱才能办正事、办好事。前途也是光芒万丈的,怎么会没出息哩?”
秀芳觉得三个兄弟说的都是真心话,连一点虚假成分也没有。
他想着推开那扇树枝街门,往里走着说着:
“有出息没出息在于志气,不在有钱没钱。有句名言说:‘有志者事竟成’。只要咱们发愤图强,都会有出息的。”
三人跟秀芳刚走进门,他父亲袁成玉听见门响从里屋出来,手里的书本都没顾得放。
当他看见儿子领着三个小伙进门,脸色马上好看了许多,已到口边的训斥话也换成了十分温和的口气。
“啊!秀秀,今天回来还带了三个伙伴。欢迎欢迎,欢迎几位小哥来到寒舍,请屋里坐。”
三个小伙也文质彬彬地向袁父行礼打招呼。
“袁伯父好?小侄这厢有礼了。”
“快进,快进,免礼,免礼,来到寒舍不用客气。”
袁秀芳把大家领进堂屋,用抹布擦了擦木板凳让他们坐。
袁父对着那间响着织布机声的屋子高声说:“秀他娘,不织啦。咱家来客人了,把油灯端上烧点水,准备给客人泡茶。”
机声不响了,袁母端着油灯从机房出来打招呼。
“啊,你几个来了,都坐,都坐。我秀芳在这里没有伙伴,能结识你们真是太好了。”
文秀他们也向袁母行过礼。
“我几个在会上认识,都觉得很投缘。”
“好,来了就好,别那么多礼。你们坐,我给咱烧水泡茶。”
“不要烧水,天都黑了。我们路还远,坐一下就走。”
“伯母不用忙了,今日天色不早,下次再来叨扰吧。”
“是呀,日月常在,我们今天结义成兄弟了,往后必然常来常往。只要伯母不嫌烦,打搅的日子多着哩。”
三人你一句,他一句,都不要袁母烧水,只有秀芳说的与大家截然不同。
“不行,不行,第一次到我家来,连一口水都不喝,叫我有啥脸给大家当大哥哩?
娘,快去烧水,咱家没有好东西招待弟兄,无论如何都得喝杯茶。天黑就不走了,我一个人在东园子住,你们今晚给我作伴,明天从这里上会,要少跑不少路哩。”
文秀想起那位大叔的话,便不再坚持要走。
袁母端着油灯去烧水,袁父想借光看书,和妻子一块去厨房。
“明天的武术很重要,咱得去早点。要是今晚回去,明早要跑三十多里路,可能就把精彩部分耽搁啦。”
文秀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,建堂马上表态。
“我无所谓,今晚给大哥作伴,明天少跑几十里路,有啥不可以的。不过,这里的条件,就看老四适应得了?”
“能行,小伙子啦,坐也坐一晚上,我就是怕我达回来。他要是知道我夜不归宿,非狠狠地处罚不可。”
“哎呀,你是他儿子,能有多狠。人说虎毒不食子哩,他还能把你吃了不成?”
“吃是吃不了。就像今天逛到黑,他明天就不叫出来啦;如果晚上再不回去,那就非吊起打不可。”
“那就更不能回去了。如果你父今天回来,明天就逛不成啦。不如不回去,要罚一次罚。有你母亲在,他能打个啥吗。”
袁秀芳不想让弟兄回去,就极力给子道宽心。
“你们不知道,我达每次打我,就把我妈关在屋里不让出来。她的叫喊声不但不起作用,有时还会火上浇油。”
“不咋,他要是打你就叫伙计给我说,几步路,抬脚就到了。我倒要看看,做父亲的能把儿子打得多狠。”
子道听大哥这么一说,他才彻底放下心来。
“大哥能去就没事啦。我达很注重儿子的面子,在朋友面前,他从来不骂一句,更不用说打啦。”
“那好,就这么定啦。咱们今晚睡在一起,明天直接上会。”
就这样,小哥四人打消顾虑,开心地谝了起来。
袁母烧开了水,取出自己做的山东煎饼拿进堂屋。
袁父帮儿子泡了茶,招呼三人慢慢喝,尝尝他家的煎饼,自己便和妻子回房去了。
秀芳给弟兄们递煎饼,嘴里不停地招呼。
“吃吧,吃吧,大家快吃。这是我们山东人的传统手艺,你们没吃过,就当尝鲜哩。”
任文秀把自己手里的煎饼掰一半递给秀芳。
“咱们两人吃一张。大哥知道,今天吃得太饱,到现在一点不饿,多少尝点就准事啦。”
“是呀,不吃盛情难却,吃吧一点不饿。咱们每人分半张,尝尝鲜就可以了。”
建堂说罢,也把自己手里的掰了一半递给子道。
子道接在手里咬了一口,马上连声夸赞。
“呀,好吃着哩。都吃,都吃,在会上吃得再饱,跑了十来里路,吃半张煎饼没问题。”
文秀吃了口问:“这是什么面做的?比一般馍馍好吃。”
“包谷面,纯纯的包谷面,连一点麦面都没有。”
“不可能吧,包谷面咋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饼子?”
“包谷面没有韧性,气味浓厚,擀面做馍不好吃,摊成饼子就有可能。咱做搅团下边的锅底不是很好吃吗。”
“不错,老三说的很有道理,可能就是锅底的做法。”
“我们把包谷面和成面糊用鏊子烙,就跟搅团下边的锅底差不多。气息被锅烙完了,所以吃不出包谷味道。”
他几个围坐小桌旁,面对豆油灯,喝茶吃煎饼;讲故事,论英雄,海阔天空地说些闲话,直到深夜才过东园子睡觉。
夜很黑,万籁俱寂,人们进入梦乡,连一声狗叫也听不到。
袁秀芳端着灯把三人领进自己住房,朝炕上看了看,皱了下眉头没有出声。
文秀朝炕上一看就打趣:“大哥,你一个人怎么铺了两个被窝,莫非有了嫂子不成?不然就是相好的。”
“哪里,哪里,一定是我娘铺的。她看晚上有客人就烧了炕,再铺一床被子。咱们两人一床,打通脚将就将就。”
子道在炕上摸了摸说:“行,这么热的炕,一床被子就可以。”
王建堂也说:“是呀,住一晚上,小伙子怎么都能过去。伯母太细心了,又烧炕又铺被的,真是一家好人呀1
“不说了,都上炕睡吧。我们山东人好客,有客人就要尽量照顾周到哩。哪怕自己不吃不睡,也要叫客人吃好睡好。”
他们不再说话,脱鞋上炕,熄灯睡觉。一宿好过,又到清早,任文秀尽管起来得早,袁母比他起来得更早,已经烧开了水。
当袁秀芳打来热水,弟兄四人洗了脸,把各自的辫子梳光辫好,准备告辞的时候,袁母已经把早饭做好了。
文秀他们不好硬走,只能一同吃个早饭。尽管是包谷珍子咸萝卜,只有煎饼没馍馍,把每个人都吃得心里热乎乎的。
早饭过后,任文秀急着要走,袁秀芳却在父母屋里迟迟不能出来,急得他走到房门外边正要开口,却听见了里边的说话声。
“爷爷,叫娘多给点吧。我昨天吃了他们的,今天再不出钱,那就太没面子了。”
袁父的声音说:“他娘,你就都拿给他,咱们另想办法。”
文秀听到这话,一把推开房门,一脚跨了进去。
“大哥,把钱还给伯母。咱们出去闲逛,不能给家里加重负担。你家情况不行,所有花费全是我们的。你只跟着吃,想买啥就买,一点钱都不要你出。”
袁母从箱子取出钱袋交给儿子说:“做大哥的,怎么能经常吃兄弟的?你都拿着去,有娘和你爷爷在,咱家怎么都能过去。”
袁秀芳接住钱袋拧身就走,任文秀一把钱袋夺到手里。
“不行,不行,你再要这样,我们就不认你这个大哥啦。”
王建堂和张子道听到大哥的喊声,急忙进屋看到这种情况。
“大哥,咱们不是在城隍像前发过誓吗?啥叫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?你难道忘了不成。你家情况不行,做兄弟的不帮谁帮呀?”
王建堂首先义正词严地说,子道接着也说开了。
“就是吗,弟兄之间吃两顿饭,你何必斤斤计较、耿耿于怀哩。我身上有的是银子,咱弟兄吃到过年也用不完。”
“别说了,你两个和大哥先走。”王建堂和张子道谨遵号令,一边一个,又跟搀犯人似的把袁秀芳推出房门。
任文秀把钱袋往袁母手里塞,袁母一味地躲着不要,便顺手往炕上一扔。
只听‘垮塌’一声脆响,急忙随声望去。当他看到炕上的情况,马上激动得不知说啥才好。
正所谓:
穷人待客心最诚,方方面面见真情。
不知看到什么事,留着下文再说明。
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,方便下次阅读
微信可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
浏览器用户可微信搜索“兰泽书院”关注公众号